News
  • 首页
  • IT之家
  • 太隐
  • Mobile
  • 36氪
  • 少数派
  • 站长之家
  • The New Yorker
  • 中新新闻
  • 时政新闻
  • 国际新闻
  • Reuters
  • 环球网
  • 首页
  • IT之家
  • 太隐
  • Mobile
  • 36氪
  • 少数派
  • 站长之家
  • The New Yorker
  • 中新新闻
  • 时政新闻
  • 国际新闻
  • Reuters
  • 环球网
  1. 首页
  2. 文物
  3. 文章列表
申报品名为“衣服、食品、日用品” 天津海关接连查获走私明清珍贵文物

关员 申报品名为“衣服、食品、日用品” 天津海关接连查获走私明清珍贵文物

近日,天津邮局海关和新港海关接连查获走私明清珍贵文物,成功拦截国家禁止出境文物流失海外。近日,在天津邮局,一批过机图样异常的出境邮件引起了海关关员的注意。天津邮局海关关员 刘秀增:这个出境包裹申报品名为“衣服、食品、化妆品和日用品”,但是从机检图像上看,显示为茶壶、盖碗之类的陶瓷制品,还有金属摆件的图样,明显与申报品名不符,具有典型伪报瞒报特征。经开拆查验,发现包裹内有5件瓷器。其中一件青花瓷罐,表面釉色饱满,光泽油润,使用痕迹和包浆自然,青花颜色和器型较有年代感。天津邮局海关关员 白山:通过对胎釉…

关员 近一天内
这个新兴职业 让沉淀千年的文化“随手可摸”

三星堆 这个新兴职业 让沉淀千年的文化“随手可摸”

“文创产品策划运营师”2024年被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正式列入新职业名单。在这群活跃于文博与潮玩交叉地带的“年轻力量”中,90后的曾舟,让三星堆的文物青铜神树、大立人“动”了起来,也让国宝变成地方美食的“代言人”。从博物馆走向市场、走向世界,曾舟和他的团队,不断用创新的文创产品讲述中国故事,也激发着一个全新职业的无限潜力。在四川成都的这间工作室里,曾舟和工作人员正在摆放刚出模的“莽莽熊猫”——这是一款以四川方言和本地美食为灵感开发的潮玩手办。文创产品策划运营师 曾舟:莽莽熊猫吃莽莽,吃莽莽就是四川话吃…

三星堆 2025-07-01
文化新观察|穿雨林下深海,这里的文物普查不一般

文物 文化新观察|穿雨林下深海,这里的文物普查不一般

雨林葱茏,水汽氤氲。一位年轻姑娘踩着茂盛的野草在橡胶林中穿行,悉心记录下每一株橡胶树的树围大小、枝丫数量等情况。大部分人可能想不到,她在进行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四普”)工作。年轻姑娘名叫符仙瑾,出生于1998年的她,已是海南省保亭黎族苗族自治县民族博物馆负责人、县“四普”普查队队长。对于保亭县的文物点,她如数家珍。“橡胶树也可以是文物,而且是‘活着’的文物。”符仙瑾说,这片橡胶林试验田建设于1959年,是那个热火朝天开发海南时代的珍贵见证,2020年被公布为海南省第四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一片橡胶林…

文物 2025-07-01
文化产业蓬勃发展 文化新业态营收攀升人才需求旺

产业 文化产业蓬勃发展 文化新业态营收攀升人才需求旺

央视网消息 :今年以来,传统文化与前沿科技融合发展的趋势愈发明显,文化产业的新业态、新模式不断涌现,也激活文旅消费市场。“文博热”还催生了哪些新的职业需求呢? 在北京一家文创设计工作室里,文创产品策划运营师李夫振正在和同事们敲定接下来的设计生产计划。北京艺术博物馆流沙落叶冰箱贴;北京古代建筑博物馆天宫藻井冰箱贴等等,李夫振和团队设计的文创产品近年来频频出圈。工作室也经历了从2019年的艰难起步到现在订单应接不暇的巨大变化。 李夫振告诉记者,随着文创市场火热,市场对文创产品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他和团队也…

产业 2025-06-24
透过“国色”看中华之美(文化中国行·这些美 很中国)

博物馆 透过“国色”看中华之美(文化中国行·这些美 很中国)

文物由上至下为:春秋战国时期单耳陶罐。新疆伊犁哈萨克自治州博物馆藏清透雕鸟纹白玉挂件。中国海盐博物馆藏唐黄釉绞胎碗。扬州博物馆藏元铜爵杯。中国海盐博物馆藏明祭兰釉蒜头瓶。中国海盐博物馆藏北宋黑釉双系盘口陶壶。中国海盐博物馆藏步入展览,你会感受到色彩与文化带来的双重视觉震撼。第一印象,整个空间以“桃红”“凝脂”“缃叶”“沉香”“群青”“墨黑”6种中国传统色彩划分板块,既特色鲜明又连贯和谐。走近看,每种色彩不是扁平的色卡,而是通过一件件文物的肌理、纹样,展现跨越悠久岁月的中式美学。这就是由中国海盐博物馆…

博物馆 2025-06-17
新华鲜报|瑰宝更青春!看文化和自然遗产新光彩

保护 新华鲜报|瑰宝更青春!看文化和自然遗产新光彩

江山留胜迹,瑰宝更青春。6月14日,这是属于中国文化和自然遗产的星期六。2005年12月,国务院决定从次年起每年六月的第二个星期六为“文化遗产日”,2017年起调整为“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今年,这个日子的主题为“让文物焕发新活力 绽放新光彩”,各地文物部门、文博单位组织开展7000余项线下线上活动,其中文物惠民服务数量超3000项。2025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主场城市活动开幕式。新华社记者 徐壮 摄湘江北去、百舸争流。在湖南长沙滨江文化园举行的主场城市活动开幕式上,湖南大学岳麓书院外籍教授、博士生导师…

保护 2025-06-14
3米多长巨幅贺幛修复完成 这项失传已久的传统工艺成功还原

专家 3米多长巨幅贺幛修复完成 这项失传已久的传统工艺成功还原

记者从中国社会科学院科技考古与文化遗产保护重点实验室获悉,体量较大的纺织品文物“丝绣郭子仪拜寿贺幛”,经过四年精心努力,已于近期修复完成。修复过程中,不仅恢复了文物原貌,文保专家还成功还原出一项失传已久的传统工艺。这件民国时期的“丝绣郭子仪拜寿贺幛”,长3.49米、宽1.2米,为陕西洛南县博物馆收藏,是具有当地特色的纺织精品。由于这件文物属于实用品,历史上留下大面积污损,各种病害180多处,不及时修复,文物很难保存下去。如果放大看细节,会更加明白文保专家4年来细致入微的努力。中国社会科学院科技考古与…

专家 2025-06-06
文化新观察|跨文化展览何以引人入胜?

博物馆 文化新观察|跨文化展览何以引人入胜?

“2000多年前,当中国汉朝迈向盛世,遥远的西方——那不勒斯湾畔的庞贝,已是罗马帝国耀眼的商贸明珠……”端午假期,广西壮族自治区博物馆“凝固的时光:意大利那不勒斯国家考古博物馆藏庞贝文物特展”中人潮涌动。讲解员娓娓道来,观众的思绪飘向那座被火山尘封的古老城市。近年来,我国博物馆结合自身特色引进境外展览,为观众提供丰富多元的文化产品。在海外,“走出去”的中国展览也成为各国博物馆的亮丽风景线。中外观众以文物为引、以展览为媒,开启一场场跨越古今、跨越山海的文明对话。《中国博物馆事业发展报告(2024)》显…

博物馆 2025-06-04
陕西积极推动文化传承发展——赓续历史文脉 绽放时代光彩

文化 陕西积极推动文化传承发展——赓续历史文脉 绽放时代光彩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2023年6月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鲜明提出中华文明五个突出特性,深刻阐述“两个结合”的重大意义,发出“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时代强音。陕西是历史文化资源大省,肩负着守护文明印记、赓续历史文脉的文化使命。以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为指引,三秦儿女正在积极推动文化繁荣,向着建设文化强省目标勠力前行。守护华夏瑰宝 传承文化基因文明立世,文化兴邦。古老的三秦大地以岁月为笔,书写着中华文明悠远辉煌的篇章。石峁遗址于秃尾河畔默默驻守,…

文化 2025-06-03
子弹库帛书二、三卷回归:国宝回家,完璧有时

五行 子弹库帛书二、三卷回归:国宝回家,完璧有时

原标题:子弹库帛书《五行令》《攻守占》结束79年海外漂泊国宝回家 完璧有时(感知文化里的中国)上图:《攻守占》残片。国家文物局供图下图:5月18日,装有子弹库帛书的文物包装箱在北京首都国际机场开启。本报记者  朱笑熺摄核心阅读当地时间5月16日,国家文物局在中国驻美国大使馆接收美国史密森尼学会国立亚洲艺术博物馆返还的子弹库帛书《五行令》《攻守占》。子弹库帛书1942年出土于湖南长沙子弹库楚墓,是目前出土的唯一战国帛书、迄今为止发现的中国最早的帛书,也是我国首部典籍意义上的古书,对于中国古文字、古文献…

五行 2025-05-20
  • 1
  • 2
  • »
 Theme by Puo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