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
  • 首页
  • IT之家
  • 太隐
  • Mobile
  • 36氪
  • 少数派
  • 站长之家
  • The New Yorker
  • 中新新闻
  • 时政新闻
  • 国际新闻
  • Reuters
  • 环球网
  • 首页
  • IT之家
  • 太隐
  • Mobile
  • 36氪
  • 少数派
  • 站长之家
  • The New Yorker
  • 中新新闻
  • 时政新闻
  • 国际新闻
  • Reuters
  • 环球网
  1. 首页
  2. 太隐
  3. 文章列表
隐说 NO.9  反思与过度反思

太隐 隐说 NO.9 反思与过度反思

1、反思与过度反思 | 陈嘉映 访谈 周濂采访,刊于2015年7月5日《东方早报·上海书评》,其中有两段话说的很有启发 —— (这)是个反思无所不在的社会,而且反思的程度很深 9,深到对任何传统都不再信任。近代科学发展起来以后,不由得我们不更深地反思。从思想史上看,特别是在象征的意义上,哥白尼革命拔去了我们的根。本来我们把地球视作宇宙的中心,人类的安居之所,而哥白尼革命让地球漂到空中转起来了,把我们安居在其上的地球整个连根拔起,此所谓“无根”。这意味着,无论你做什么,人们都要……READ …

太隐 近三天内
不硬刚的破局艺术

太隐 不硬刚的破局艺术

毛选《抗日游击战争的战略问题》

太隐 近三天内
隐说 No.8 真正的危险在于仍用过去的逻辑做事

太隐 隐说 No.8 真正的危险在于仍用过去的逻辑做事

1、转型警惕路径依赖 “动荡时代最大的危险不是动荡本身,而是仍然用过去的逻辑做事” —— 彼得·德鲁克 太隐识:转型的根本在于转变底层逻辑,如果底层逻辑没有改变,仍然是过去的传统形式,那么又何谈改变呢。那么被历史和市场淘汰也是可以预料的事情了。 2、参禅 真正的参禅,也重在作务,重在生活。百丈禅师说:“搬柴运水,无非是禅;扬眉瞬目,无非是道。”因此,真正的禅是什么?搬柴运水是禅,腰石舂米是禅,犁田锄草是禅,早耕晚课是禅,忍耐慈悲是禅,劳苦牺牲是禅,方便灵巧是禅,棒喝教化是禅。……READ …

太隐 2025-06-29
“熟人社会”与县域经济

太隐 “熟人社会”与县域经济

在当前经济环境下,一个引人瞩目的现象是:当一线城市消费显露疲态时,四五线城市,尤其是人口结构相对稳定的县域,却展现出令人惊讶的经济稳定性。这种县域经济的韧性,支撑其背后的,是规模高达2.82亿人口的庞大群体。例如,数据显示,2023年县域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7.82%(国家统计局数据),高于全国平均0.62个百分点,而到了 2024 年,县域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7.82%(国家统计局数据),增速则是高于全国平均1.96个百分点。 这种韧性的深层根源,其实与中国社会独特的“……READ …

太隐 2025-06-29
卖国贼 琦善(下)

太隐 卖国贼 琦善(下)

关于历史的一些看法

太隐 2025-06-22
卖国贼 琦善(上)

太隐 卖国贼 琦善(上)

茅海建先生较早前写过一本书,名字叫《天朝的崩溃》,从大学到工作,我读过了几遍,特别喜欢开头的那篇绪论,也就是琦善到底是不是卖国贼的问题,其实探讨过这个问题的学者有很多,但很少有人像茅海建先生那样把这件事情有理有据的写的这么明白。 或许有人纳闷了,这个事有必要这么细究么。 如果放在上下五千年文明来看,不值得,假如没有琦善,那也会有伊里布、牛鉴等等,不过琦善在历史上确实是个代表性的关键角色。所以他确实值得细究。 因为茅海建先生书中已经写的足够详细,所以我主要还是引用他的大部分资料……READ …

太隐 2025-06-21
棱镜通讯 No.114 海蒂·拉玛(Hedy Lamarr)

太隐 棱镜通讯 No.114 海蒂·拉玛(Hedy Lamarr)

社会总想定义你是什么人,但真正的自由在于拒绝被定义

太隐 2025-06-02
隐说 No.7 东拼西凑的见闻不是博学

太隐 隐说 No.7 东拼西凑的见闻不是博学

PS:已经有一个月没有更新了,有些老读者也通过邮件、公众号问我情况,在这里我表示抱歉。最近一方面确实是精力与时间的原因,工作和生活上琐事比较多,空余时间我还要为了恢复前阵子脊椎受的伤去健身;另一方面,我接下来的要发布的几篇文章,我一直在调整,但一直没达到个人满意的程度。比如下一篇我一直想写的关于茅海建先生的《天朝的崩溃》的文章,改了很多遍,但还是没有达到自己满意的程度,或许还是自己的功力实在浅薄了。 这两天稍微轻松了下,我也调整了一下目前事务的优先级,网站(包括 newsle……READ …

太隐 2025-05-25
战略防御的智慧

太隐 战略防御的智慧

在毛选第一卷《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的最后一节里,毛泽东谈到了“战略防御”,这一节非常精彩,很值得精读。但其实这篇文章并不是“完整体”,当时毛泽东还要准备写“战略进攻”、“政治工作”、“其他问题”三部分,结果写完“战略防御”,因为战事频繁(之后不久爆发了西安事变)只能搁笔了,所以我们今天能看到的部分就是到“战略防御”便没了,不得不说是一种遗憾。 在这篇文章前面几节里,我们可以简单回顾一下,毛泽东首先谈到了中国革命战争的特点,因为我们平时所谓的战略战术,其根本上来讲是由事物的……READ …

太隐 2025-05-25
技术狂飙下的冷思考:大模型的“科林格里奇困境”

太隐 技术狂飙下的冷思考:大模型的“科林格里奇困境”

1980年,英国技术哲学家大卫·科林格里奇在《技术的社会控制》中提出了著名的“科林格里奇困境”,这一困境指出,在技术发展的早期阶段,人们往往难以预测其潜在的社会影响,但此时仍有能力对技术方向进行调整;然而,当技术成熟并广泛渗透社会后,虽然其负面影响已显现,但控制或改变技术的成本会变得极高。这一现象也被称为“技术发展的失控悖论”,而大模型的规模性、通用性和渗透性正在使得这一困境尤为突 出。因此,现在人类面对的挑战是如何在技术创新与社会责任、发展速度与风险控制之间找到动态平衡。而……READ …

太隐 2025-04-17
  • 1
  • 2
  • 3
  • ...
  • 6
  • »
 Theme by Puo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