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 【光明论坛】在乡村振兴中展现青春力量 【光明论坛】 作者:许颖(北京农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 日前,习近平总书记在致全国青联十四届全委会和全国学联二十八大的贺信中指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青年大有可为。广大青年要自觉听从党和人民召唤,坚定理想信念,厚植家国情怀,勇担历史使命,奋力书写挺膺担当的青春篇章。殷殷嘱托,催人奋进。 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乡村是重中之重,也是充满希望的田野。目前,全国各类返乡入乡创业人员超过1200万,其中80后、90后已成主力军。2024年全国共选派4.3万名高校毕业生通过“三支一…
乡村 千名新农人展开“数字练兵”,打造“网络强村”广东样本 南方财经记者张梦琦 实习生 郑茂杰 广州报道随着“互联网+”深度融入农业农村,“乡村网红”已成为链接农产品与市场、传播乡村文化的重要力量。在广东实现“百千万工程”三年初见成效目标的重要节点,一场特殊的“数字练兵”正在中山大学启动。 6月30日,广东省委网信办、省农业农村厅联合主办的千名“乡村网红”大培训在中山大学正式开班。本次培训分5期开展,覆盖全省21个地市共1000名学员,力争培育一批具备“账号…
乡村 位置、展陈、活动贴近生活与大众 这些博物馆,服务更多元(探访) 群山环抱间的乡村博物馆里,梭子、青瓷等展示着农耕文化与传统技艺;市中心黄金地段,风筝博物馆毗邻风筝广场,历史文化与现代生活交织融合;百年学府内,新落成的博物馆敞开大门,持续推出研学科普等活动……近年来,新型公共文化空间建设持续推进,各地涌现出一批在位置、展陈、活动上贴近生活的博物馆,使群众有了更多元、更便捷、更亲切的渠道,去获取知识、感触文化、修养身心。乡村博物馆别具一格促文旅夏日周末,浙江杭州市余杭区百丈镇溪口村,群山环抱间的一个个乡村博物馆吸引人们纷至沓来。 …
乡村 “两新”下乡进村 激活农村市场消费新活力 央视网消息(新闻联播):“两新”政策实施以来,各地通过扩大补贴范围、优化服务等措施,将实惠和便利送到乡村,激发农村市场消费活力。 陕西西安今年在农村地区扩大“换新”补贴的品类范围,将家电补贴范围由8类扩大到12类,将微波炉、净水器等家电纳入补贴范围,此外还增加了32类生活电器。四川北川明确了家装家居补贴政策向“适老化改造”倾斜,对老人家庭给予最高30%的补贴。在广西兴业县石南镇的家电市场,这段时间前来购买空调的村民络绎不绝。截至目前,广西已开展“以旧换新”进乡村活动480多场次,覆盖全区3…
三农 人民网评:摸清“三农”家底,绘就乡村振兴新画卷 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日前,国务院印发通知,决定于2026年开展第四次全国农业普查。此次农业普查,将全面摸清新时代我国“三农”家底,为推动“三农”事业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近年来,我国“三农”领域发展成就斐然,正迈向新的发展阶段。走进乡村,广袤田野涌动着蓬勃生机,白墙黛瓦的房子错落有致,文化广场上村民们欢声笑语。数据显示,2024年全国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3119元,同比实际增长6.3%,农民的日子越过越敞亮。即将开展的第四次全国农业普查,就像是一场全面细致的“体…
乡村 用数字的犁铧深耕希望的田野(评论员观察) 把握数字化机遇,用好数字技术、释放数字红利,补齐短板、弥合差距,方能进一步强农惠农富农增强农民获取信息、对接市场的能力,激发他们融入数字大潮的内驱力,既做数字乡村建设的见证者、受益者,又做参与者、创造者,汇聚起来的将是无尽的智慧与力量数字化浪潮涌动,广袤乡村有啥变化?河南兰考县的两个场景,照见“数字原野”。智慧种田,丰收有“数”。无人机变“空中卫士”,在田间自如穿梭;虫情测报灯、墒情监测站等设备,实时生成病虫害、土壤水分等信息……农田有了“数字生命”,种田更加科学高效。 …
乡村 中国数字经济服务质量满意度连续五年攀升,数字乡村建设成效显著 中新网北京5月29日电 (记者 夏宾)过去十多年来,中国数字经济发展蹄疾步稳,城市与乡村数字化建设齐头并进,民生福祉持续提升。中国质量协会近日发布的《2024年中国数字经济服务质量满意度研究报告》(下称“报告”)显示,2024年城市数字经济服务质量满意度指数(DES-CSI)达86.4分,同比提升1.4分,连续五年创新高;2024年数字乡村建设满意度达80.9分,连续两年增长,数字乡村发展动能不断释放,彰显“数字惠民”实效。作为数字经济发展的核心载体,中国10余个重点城市数字经济服务质量总体呈现稳中…
乡村 激发“村小”活力 共绘多彩童年——乡村基础教育发展观察 AI数字人进入“村小”课堂,塑胶跑道替换了水泥操场,有“泥土味”的特色社团丰富着校园生活……随着教育资源共享、办学条件改善的深入推进,乡村小学被激发出新的发展活力,走上了小而美、小而优的发展之路。乡村学生的童年,被描绘出更丰富多彩的画卷。课堂新变,提升教学水平在天津市蓟州区西龙虎峪镇中心小学的语文课堂上,学生们正在听黄继光的AI数字人讲述抗美援朝的故事。看着孩子们新奇又兴奋的样子,语文老师赵星觉得很有成就感:“我向区里的优秀教师学习,将人工智能技术纳入课程设计中,效果很好。”西龙虎峪镇中心小学是位于…
乡村 用光影记录乡村全面振兴新画卷(新时代画卷) 内蒙古自治区阿鲁科尔沁旗苜蓿草种植基地,收割机在进行作业。资料图片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敕勒川精品奶源基地,伊利奶牛科学研究院技术人员在对学员进行奶牛养殖技术培训。图为受访者提供山西省万雄牧场,技术人员在指导牧场制作高品质全株玉米青贮饲料。图为受访者提供湖北省郧西县积极打造七夕文旅产业链,推动农文旅融合发展。图为郧西县七夕茶定制生产基地内,当地工人在挑选包装茶叶。本报记者 张武军摄湖北省荆门市东宝区培育的“楚宝黑头羊”为高温高湿地区山羊养殖用种需求提供了新的选择(资料图片)。赵 平摄(人民视觉)青海…
乡村 文博游热、奔县游火……文旅新玩法迭代升级 持续激发消费新活力 央视网消息: 2025年5月19日是第15个中国旅游日,今年的活动主题为“锦绣山河,美好旅程”。近年来,“文博热”“奔县游”成为文旅热词,“文旅+”也成为各地文旅消费的新趋势。 不断迭代升级的文旅新玩法,持续激发着消费新活力,助力释放更多消费潜力。 甘肃敦煌:迎旅游热 莫高窟设施升级提升游客体验 近年来,文博游越来越受大家青睐,博物馆和各种展览人气爆满,很多博物馆和美术馆都推出了夜游、沉浸式互动游等活动。 五月以来,甘肃敦煌莫高窟迎来旅游旺季,每日6000张的常规票常常售罄。莫高窟适时发售应急票,…